欢迎光临风之影传媒官方网站 !品牌策划、微商起盘、企业宣传片

请搜索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首页 / 行业资讯 / 案例精华汇总,运营的精细化时代
返回

案例精华汇总,运营的精细化时代

浏览次数:1084 分类:行业资讯

文章来源:运营有毒(ID:yyyoudu)

此前复盘过的运营案例中,涵盖了电商、O2O、共享经济、体育、在线教育和社交等诸多热门领域。它们在产品切入点、运营建设和结果取得上,都有足够的代表性。成功的产品天时地利人和,却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今天想汇总这些案例的精华,分享不同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运营经验。全文以案例总结贯穿,分四个阶段讲述。

市场抉择

绝大部分案例都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在这一点上,移动设计提供了全新的产品形态和交互方式,即新的用户占领机会。基于此,在切入市场的选择上,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1、行业产品的缺失。出发点是为了弥补行业中细分需求上的缺失、比如简书、Keep。

2、行业浪潮。在风口追逐下,正面加入竞争或寻找分类市场,比如有邻、空格。

3、改变原有行业形态。改变产业原有的环节或与用户的连接方式,提供新的体验或模式,比如9贝壳、周末去哪儿。

列举案例所在的领域,在方向选择上,还有非常多的不同切入模式,比如健身领域,还有私教平台“初炼”、ClassPass的健身房平台“全城热炼”、健身餐平台“好色派沙拉”等。在这种市场情形下,常见有两种演变方向。

1、不同环节共存。针对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或角色,来提供服务,就会有共存现象,甚至是资源互补。比如健身餐通可以和健身房、或健身APP合作推广。

2、殊途同归。面向同一角色(即使是不同划分等级),最终要不定位归一化,要不生死有别。比如东家APP所在的艺术品电商领域,不管从内容、拍卖、还是社群切入,最终的独立平台形态必然包含所有。既是竞争所需,也是运营使然。

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入方向(包括用户细分的选择)和产品形态发展的预判就很重要,选择正确,就可以顺利向最终形态过渡,否则就需要中途转型去追随竞手。

另外,谈到市场选择,不得不说壁垒的问题。在所述的诸多案例壁垒中,一类是用户体量效应,一类是产品闭环产生的用户粘性,均是运营导向。

包括学霸君的拍照搜题技术在内,技术因素虽是产品基础,无可或缺,但与竞品相比,体验上并非0和1的差别。唯运营优势最终让产品领跑,换句话说,壁垒非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而成。

产品启动

选择市场方向后,便是如何启动产品开发和运营计划。一方面需要坚定地思考,在没有品牌效应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早期功能,寻找并运营种子用户的计划;另一方面,资源的稀缺和运营手段的试错,让运营启动充满不确定性。

一、产品计划

传统电商时代,产品的开发计划大体是搭建基本的交易模型,而后逐步优化购物流程和营销体系,因此在产品雏形时期就已陷入完全竞争的漩涡。

移动互联新时期,需求被庞大的创业者不断碎片化,用户被各种产品打乱在不同空间内,同质化竞争的情形有所减少。

经历了电商大战的惨烈成本比拼,以及O2O的大量败局后,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重视迭代计划,将市场需求之大化为用户需求之小,用技术手段实现用户增长的创新突破。总结几个特性:

1、平台单边化。这类产品注定是平台的形态,一端连接服务者或商家,一端连接消费者。但在产品的雏形中,它们通常只针对一方提供服务,带有工具属性,形成单点用户的增长突破。

看两个不同的案例。厅客APP,技能服务交易平台,一端是技能服务者,一端是消费者。在产品初期,只面向技能服务者开放。服务者通过APP可以上传技能服务,通过自主分享推广,类似一个开店工具,满足服务者的宣传需求。当积累足够的服务者后,才上线消费者的集中购买入口。

同样具有两端属性的O2O平台“周末去哪儿”,却完全相反。产品初期,服务一端通过导购模式解决数量问题,而将重心放在C端用户获取上。当交易量足够支撑,再上线商家入口。

2、工具化转型。与第一种类型不同的是,这类产品的出发点是满足特定需求的工具,随着用户量增长,内容和数据的沉淀,逐步探索商业服务,成长为综合平台。

“橙牛汽车管家”以汽车违章查询功能切入,典型工具属性。在产品发展过程中,逐步增加汽车相关的服务功能,包括罚单代缴、加油卡、车险等,形成一站式的汽车服务。

另外一个案例是“简书”,产品出发点是支持 Markdown 的编辑器,很小众,随后增加普通编辑器,适配大众。当用户习惯在简书上生产内容,进而转型阅读平台,增加阅读视角的内容展示设计,完善读者和作者的社交互动体验,比如喜欢、打赏、关注。

3、闭环式成长。这类产品的切入方向有足够的差异化和竞争力,随着产品发展,逐步参考和引入竞品的业务模式,完善生态。比如Keep3.0 上线跑步共。

如同上文所述,产品可以小而美,但生态的野心“殊途同归”。

二、运营启动

拿着产品雏形,或者仅是理念,如何开展早期运营是重中之重。除了可以获取用户外,还能最及时地为产品调整提供方向。

如果产品的理念是符合需求的,早期运营一定不难,意思是可以不困难地搜集到用户渠道,以及合理的推广方式。

总结众多案例,梳理出不同产品常见的运营冷启动方式。

1、KOL运营。通过定向合作,或一对一邀请的方式,获得最早的核心用户。

例如,“看台体育”是一个专注篮球领域的聊球APP,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比赛直播中群组聊天。早期的核心运营方式是签约包括驻美篮球记者、柯凡、杨毅等篮球大V进入群组。

简书作为写作工具,早期用户是通过博客、Twitter挖掘知名博主。另外,在技术圈子,KOL方式也非常实用。

2、活动运营。有不少产品通过活动突破了早期运营的瓶颈,提前完成用户积累,但客观而言,要发起一次超出预期的活动,既是缜密计划,也许还有运气。

举例:SegmentFault 是一个UGC的技术问答社区,2012年正式运营,这类属性的社区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运营积累,这是新时期创业公司所无法承受的。2012.12,在一定的偶然性下,SegmentFault引入国外黑客马拉松的活动理念,组织了一场名为“世界末日前夕的挑战”的编程活动,此役成名,该活动成为每年承袭的系列活动。

3、内容分发。首先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平台自产的优质内容;一种是以推广为目的单独编写的内容。在推广上也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分发到多个平台,广泛获得流量;一种是将有辨识度内容重点分发到用户重聚集渠道上。

比如懂球帝,作为足球资讯平台,以平台品牌为主题,在不同平台同步分发内容,既可以广泛吸取流量,也可以塑造统一的品牌矩阵。Keep 则属于另一种情形,单独编写健身教程,在豆瓣健身小组等特定渠道传播,塑造KOL形象。

4、社群运营。这种方式较为常见,操作门槛低,见效快。通过一对一快速邀请、活动传播等方式获得用户,通过产品体验交流和活动运营来黏住用户。

5、地推。对于部分产品,在早期运营地推也适合,优势是:用户精准、用户数量和推广成本可控。推广后,要有及时的沟通和活动跟进,并且有个前提是要有产品模型供用户体验。

在“学霸君”的案例中,早期用户便是通过校园门口的小卡片获得,用户在公众号内可以解题,“学霸君”在随后开展了“校花校草”活动,成功激活和扩散了第一批用户。

运营体系建设

产品起步阶段,对市场反应和推进难度的未知,存在很多运营试错的困难,包括团队的不完整。当产品逐步发展,需要将重点运营工作常态化,便是运营体系的建设。

不同的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转型前后,运营的重心有非常大的不同。这里所述运营体系,是围绕产品本身的运营需求而言,非单一岗位,不仅仅指运营人员的部分,包括技术完成等。

一、电商、O2O

把这两类产品放在一起,是因为线上部分的运营思路有很大的相似,很多环节共同拥有,不少O2O创业公司核心也主要来自于电商系、同城信息等公司。

1、招商。何搞定商品的供应链、服务者技师的招募等,既是这是首要重点,也是持续的环节。不同类型平台招商的类型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东家、周末去哪儿。

电商自营平台主要是稳定的大型供货商;B2C电商一般由KA团队负责洽谈入驻合作;C2C平台,包括很多O2O产品,早期通过一对一招募、地推、线上推广和活动运营的方式。

2、商家运营。对接商家上传和完善服务信息,培训商家做好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体验。

3、类目运营。根据数据分析、季节变化、周期变化和用户习惯等,合理展现和优化前后台的商品和映射关系。

4、营销策划。站内促销活动策划,市场活动配合。

5、市场推广。负责流量引入、广告投放和市场合作等推广事宜,在不少O2O的公司,有单独的线下活动运营岗位,兼具推广的角色。

二、内容&社交(社区)

可以看到不少的产品通过这几个部分的先后增加,形成用户粘性地增强和沉淀价值的输出。 比如懂球帝、简书。

1、内容运营。主要区别于UGC和PGC的不同方式,通过产品引导、激励机制或兼职作者招募,有序的产出内容,或者是技术手段抓取内容,以及对内容的二次编辑。同时像类目运营一样,将内容分专题、类型地展示和输出。

2、市场推广。除了流量式的推广外,在垂直内容领域,通过垂直社区、第三方内容平台的内容分发、异业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3、用户运营。UGC的模式下,用户运营是核心的职能,通过不断地活动运营和短中期的激励规则来提升内容产出量和质量。很多产品后期引入社交关系功能,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或者是建立社区

4、新媒体运营。虽说新媒体是目前大部分公司的标配,但不同的产品基因会导致运营的难度和重要程度不同。

三、工具&服务

高频的功能切入,是很多市场推崇的切入打法,进而在通过各类服务地引入拓展业务深度和变现。工具产品的用户运营边际成本很低,职能相似,但运营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学霸君、企查查、易企秀。

1、精准推广。工具类产品的用户群体一般来说很垂直,有足够明显的共性和强需求表现。主要通过垂直类广告、地推等方式获得精准用户。

2、产品运营。用户与工具是单向的联系,数据是使用的痕迹。产品运营通过各项数据来分析工具的使用效果,流失环节等,用于工具的效率改进,用户粘性地提升,并合理的制定传播环节功能。

更深的层次是可以挖掘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

3、品牌运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弥补工具的互动缺失,让用户与品牌产生互动和信任,进而才有口碑;第二是外部以品牌传播为主的宣讲、异业合作和广告投放,在合适的场景给用户植入印象,配合其他推广环节的推进。

要如鱼得水,势必要了解所运营产品的属性,及发展方向预判,才可抓住运营方向的侧重点和效率点。

运营的深化

运营深化指的是通过寻找广泛目的的异业合作,将产品的运营层级推向更高一个级别。之所以运营体系外单独讲,是因为表面看起来不是常态化必须,却举足轻重,可以推波助澜。

不同产品不同案例时机、资源恰到好处,事实不可复制,但思路却可承袭。我们以不同的合作目的来划分。

一、服务换量

利用平台自身的技术、服务满足合作方的资源需求,从而“换取”对方的用户量。通常这是没有或较小账面支出成本的运营升级,这样的案例很多。

举例:周末去哪儿的“致匠心”系列活动,聚合平台上的手艺人,开展现场主题DIY活动。在与银泰等大型商超的合作中,商场免费提供场地,引入活动提升互动和氛围,与商场店铺联动引流。周末去哪儿为手艺人提供宣传机会,并免费大量转化现场的精准人流。

类似换量的案例还有学霸君的拍照搜题技术与MIUI8的嵌入、一淘的“丝绸之路”等。

二、用户置换

以自身用户为条件,置换合作方的各类资源,根据置换的目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1、热点置换。以产品用户为参与主体,以合作方的品牌为主题参考设置活动,对方提供奖品,最终达到活跃用户,品牌联合曝光的目标。产品引入各类合作,持续制造热点。

案例比如简书与CONDING、魅族联合开展的主题创作比赛,Keep与各类品牌联合开展的话题互动。

2、品牌置换。与大型的机构或品牌合作开展活动,以自身用户为宣传主体之一,获得合作方的品牌背书,及自身的品牌传播。

举例:2016.9.20 东家APP联合上海嘉禾拍卖行,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拍卖会。买家通过视频看预展,线上交纳保证金、同步竞拍出价。嘉禾通过合作获得更多潜在买家的关注,利用东家的竞拍系统降低买家参与门槛,获得更多竞价。东家获得线下拍卖行的背书、拍卖行高质量客户的关注,并为引入高品质的拍品。

类似案例还有Keep与PUMA、9贝壳与银泰的“旧衣换新衣”活动等。

运营的精细化时代

简单粗暴的流量时代已隐退,用户越来越难“讨好”,意味着运营的精细化时代到来。小而美起步、深度化内容、多平台搭载、场景化营销、琐碎化职能、大脑洞合作。

诸多案例已从高同质化运营体系时期,走上有自主特色的运营主义道路。未变的是,运营不生产需求,只是需求的搬运工。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