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风之影传媒官方网站 !品牌策划、微商起盘、企业宣传片

请搜索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首页 / 行业资讯 / 从马云座上宾到被淘汰 站长们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返回

从马云座上宾到被淘汰 站长们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浏览次数:1645 分类:行业资讯

马云,中国互联网的领袖人物,之一。世界上很多人都认识这个个子并不高的男人,一些传说也在网上流传,比较有名的视频有两个,一个是当年背着包去体委卖黄页,一个是在杭州保卫下水道井盖,推着二八大杠,穿着不合体的衬衫被杭州电视媒体采访的过程。

爱打太极,一副字画获高价拍卖,跟李连杰一起做普洱茶,最近又在音乐节上唱歌……各个机场都有这个人物的演讲光碟卖,这是从世俗的眼光看他……

那么地方站这个领域距离马云有多远?

遥不可及,这恐怕是很多人现在的判断。但如果曾经我们也是零距离面对马云的机会呢?地方站的站长们可能真的是擦肩而过。

我觉得不仅仅失去的是与马云的合作机会,而是失去了在主流互联网的话语权。

2016年的云栖大会刚刚在杭州闭幕,阿里集团公布了一系列的发布,在我的文章《云栖大会:马云的阅兵 阿里的野心》一文中有详述。云栖大会的规模有多大?

人数:超四万人,地点在杭州郊区的云栖小镇,与阿里相关的很多公司都在这个特色小镇中,我想说的是:2009年,第一届云栖大会的名字,叫做:2009年第一届中国地方网站发展论坛,第二届的时候,马云亲自出席,并且对所有的站长说:所有的站长,你们是中国互联网的希望。

这次大会,堪称是地方网站领域级别最高的大会,后来在北京,康盛每年还在坚持站长大会这个具有浓厚草根色彩的互联网大会,类似雷军等大咖都会捧场,一直到2014年由我们、张家界微生活与康盛合作,在美丽的张家界举行了区域互联网高峰论坛,从每年多场,到现在每年一场有干货的,且还在延续做的,只有区域互联网高峰论坛这块招牌,2016年已经是第四届了。

从这一点来说:地方网站成功的把自己送进了一个小圈子,彻底的从主流互联网界消失了,或许有人说一开始我们就没有在这个圈子出现,那我也只能觉得是马化腾和马云的自作多情了,是该好好梳理一下这五年的时间,地方网站这个圈子发生了什么?

2010年左右,微博的兴起让这个圈子的人大为紧张,也也就是紧张而已,不过这是暂时的,因为2010年,整个互联网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玩法并未有套路,碎片化的冲击来的快,去的也快,由于过多的敏感内容,新浪微博在后来进入了转型,众多周知,新浪微博的兴起与娱乐明星离不开,一直到最近微博股价飙升,我们看到的是娱乐明星以及直播带来的流量,让微博获得了新生。

而在2010年左右,PW和DZ相继被BAT的A和T收购,回首五年的发展B/A/T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目前风头较盛的自然是阿里和腾讯,一开始的收购,我个人的看法是:

1、阉割本地化的社交产品。

2、BAT们想切入本地市场,但很难。

五年的发展,其实BAT们都有在下沉,从之前的团购市场,地方网站遭遇狙击,尤其是百团大战时代,能用团购在本地抗衡大战的几乎没有,而团购的流水虽高,但由于商业模式问题,利润低极低,最后大家都转型,这应该是地方站真正的感到市场被挤压的一个年头。

其实,第一点已经被证实,即使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两家主流的通用型产品提供商的研发和产品力度已经不如从前,的确在产品上受到了制约,同样制约了地方站的发展。

这是地方站非常脆弱的表现:截止今天,依旧如此,护城河的概念越来越小。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我去与姚劲波对话时,姚劲波非常了解地方网站这个市场,但却坚守自己的护城河概念一样,市场格局不一样。主流互联网市场已经开始了开放的步伐,这也就是马云在2010年对站长对话时候所说的:要抛弃帝国的思想。

很遗憾,每个地方站,在目前都是一方诸侯,有县城的,有区县的,有地级市的,但少有省会城市的,你们都是诸侯:每年收入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但对于主流互联网而言的体量呢?

大家的选择性失明最后的结果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愿意投入专业化运营的恶果逐步暴露。

阿里抛弃的帝国思想,在后来构建了类似新的蚂蚁金服,菜鸟这样的巨头公司,支付宝也加入了社交行列,这里需要关注2010年也出现在站长大会的一个人:王坚,阿里曾经的首席架构师,现在的CTO,他的新书《在线》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好好研读,一个心理学博士干了理工男的活儿。

现有的阿里云正是当时phpwind的转型班底构建,而整个阿里云已经成为整个阿里的重要底层架构。自然,后来的腾讯云也多少有康盛DISCUZ的影子在里面,只不过五年过后,阿里云和腾讯云的作用都是辐射整个阿里和腾讯的生态链,跟地方网站再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五年后,地方网站的商业模式,没有变化,而DZ和PW都已经转型。唯独地方网站,还在谋求转型的路上,或者走入了一个误区。

拿微博和微信为例,地方网站没有能在微博上赚到太多钱的案例,当年面对微博的冲击惶惶不可终日,2016年的今天,在微博依旧红火的时代,地方网站选择了一种百试不爽方法:选择性失明。因为能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得不错的收入,但是又真正离新媒体大号赚的钱相比少很多,不过依旧满足。

从媒体属性上,微博的媒体属性要远远大于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属性,会有人说:微博没有用户,那我也就只能呵呵了。即使选择了微信公众号,获得了喘息之机,那又是代表转型成功了吗?你不会玩,玩不好,不能怪别人平台不行呀!

我觉得这就是请君入瓮之举:地方站把自己的用户拱手送给了腾讯,一方面依靠腾讯赚钱,另一方面又不断想绕开诱导分享的机制导入到自己的平台上,这样矛盾的做法,最终的结局其实可以看到。

微信本身其实也是会有断崖式下跌的危险的:订阅号的打开率,大家自己查看自己的订阅号折叠菜单就可以一目了然。最近官方大量的封停一些微商的发图功能,就是净化朋友圈的表象,这都是官方发现的问题,通俗点讲:如果我们自己的论坛,天天都是网友发的广告,这个论坛也就离死不远了吧,这点大家应该没意见吧?

张小龙嗅到了灭亡的危险。

更多的人把志向放在了应用号上,我相信,应用号的出现会培养出很多收入很高的号,尤其是集中在游戏、H5类的高频轻应用上,其实纵观跟地方站也没太大关系,再说,所有用户都变为了腾讯的用户。

地方网站貌似掌握了在本地的话语权,实际上已经成为主流互联网的附庸:在食物链的底层。

BAT带领下切入了很多地方站无法企及的行业,比如:基于LBS的位置服务、银行的金融级级别的技术服务、普惠金融、电商、云计算、量子计算、AI、AR、VR……

2010年,地方站丧失了转型的最佳良机,进入了闭关锁国的模式。

不接受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上半身做出了一副蠢蠢欲动大声喊转型,下半身欲拒还迎步伐还是停滞不前。

我们来看看转型的套路吧:

我们几乎所有的转型策略,都是冲着赚钱去的,目前圈内充斥着一股“好学”的风气,追求“干货”分享,什么叫做干货:能赚钱的都是干货,并且要立竿见影,不能快速赚钱的都不是干货。

从这些干货也大致能看出,基本还是老的套路,比如:提升内容包装的能力,把策划属性加进去,于是有了各种爆店、美食节活动。

所有的“干货”都在想着圈用户,做流量入口,而忽略了维护用户,当引子告诉大家如何维护新用户的时候,很多人才醒悟一点,自己失去了什么,没有新鲜血液进入,不重视维护用户。

总结下来,地方网站还在延续PC时代的红利,不断透支自己的影响力,所谓的运营思路变成了“销售”思路,而这种销售思路又是比较初级的玩法,通常体现在:不懂得整合媒体和渠道资源,一切以导客和销售结果为导向,效果越来越差。

又到年底,萌宝投票活动又要开始了,首先这是一个老的活动,也许还有效果,但效果一定不如之前全国爆发性的增长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估计很多站连公众号这趟火车也赶不上。

就现在来看,公众号的玩法,很多区域“新媒体”大号,玩的还是内容搬运的活儿,一部分本地的民生新闻+广告+活动信息+外地抄来的内容+标题党+养生,就叫做“新媒体”运营了?我觉得传媒学院的老师们,还有媒体从业者们要笑掉大牙。

新媒体运营的初期,简单的内容似乎又回到了PC时代BBS论坛的初期,内容的荒芜、标题党都很正常,长期来看,本地的资讯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核心资源,也是价值所在。

地方网站的公众号运营,目前比较好的是西子湖畔的微信矩阵,前段时间在灵享汇的在线分享中,有详细的介绍,我比较赞赏的是持续不断的策划和内容生产能力,比如用漫画的方式去创新内容。还有义乌十八腔的视频内容生产等等,都是不错的案例。

长期来看,内容的生产,还会产生很多的细分,这也是类似西子湖畔矩阵的一种体现:不同的区域、行业、性别等等,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内容,这样的内容维护会是一个庞大的过程,以现有的地方网站的人员结构以及侧重点来看:地方网站大部分的现状是根本无心去经营内容,尤其是深度内容。

没有深度内容,就没有相关行业的专业度,这也是长期以来,地方网站很难拿到垂直行业核心收入的问题,连专业的话术都不会,所以陷入卖活动的怪圈,至于专业内容,有耐心去做的网站比例非常少,大家认为的“专业”层次也是划等级的,但基本都为零。

打个比方:现在的地方网站,更像是一个活动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

现有的转型怪圈,就是基于公众号运营后的自我阉割,被阉的还有一个重要属性:社交。

大家都在说社群营销,其实,目前大家所举的社群营销,还是PC时代的一套,各地的资源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结果也不同。比如人所皆知张弦哥,一声召唤,无数合肥的粉丝投怀送抱,过个生日,陌生人给的红包就过万,是不是很羡慕?

但张弦哥是不会告诉你,合肥论坛的地产专业度在业内是很牛的,也不会告诉你他的财经、房产知识是基于多年的市场积累所产生的,还有一种天性,就是判断力,对市场的判断,比如他的炒股能力就是这样的。所谓的市场积累,就是对市场的熟悉程度,通过市场发展的过程对未来有一个判断,不知道多少站长会对本地房地产楼盘,每个楼盘的销售情况、项目情况、操盘手法了如指掌的,对本市的土地供应量、存量房的各类数据如数家珍的,这是对于行业的任何人,哪怕是一个置业顾问都是基本功。

来,想做房产的,最近抱着《赢在新媒体》这本09年的老书在看的人,6年之前的套路能做到多少?拍拍胸脯问问自己?!

凭什么类似西子湖畔、合肥论坛这样在某个领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试错才取得的经验,你回去花几天就能复制成功?

社交也是如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UGC红利,并未降临到站长头上,碎片化、人群分流、PC流量大降,都是失去了社交的缘故。

社交是个好东西,社交是整个虚拟社会维系的基础,如果把地方网站的未来定义成新媒体的话,失去了社交的区域互联网,将失去灵魂。

本地化的社交被分化,但我和引子的某些观点是一致的:现有的地方网站忽略了基本的运营,忽略了网友,所以被边缘化了。

失去社交属性的地方网站,未来必死,或者说换了一具驱壳,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

从未来来看,地方网站从主流互联网上并未学到什么,只是学会了一个个新的名词而已,比如本地化,比如场景。

市场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可能不属于你。类似淘宝农村电商、京东等等,纷纷在各地扎点,看看百度外卖每天整齐队列早会,可能都比任何一家地方网站的规范做的好,这些潜在的威胁已经进入到身边,光有危机感和选择性失明这招,可能越来越不好使了……因为你不够专业和真诚!

留给地方网站的时间不多了,即使这样,还有人喜欢在这个领域喊老子天下第一,要做五岳盟主,真是可笑至极。

很多网站会说,那些高大上的玩意,跟我们地方网站没有任何关系,但我们首先要清楚,各位都是互联网的一份子,未来不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你做不好的服务,自然会有人帮你去做,58同城不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吗?还有众多的垂直网站!

我们在谈大数据营销应该叫做电话营销,现在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还算主流,未来来看应该属于量子计算,真正的大数据在于强大的场景连接、数据搜集、整理、算法,最后提升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业效率。

我们谈的本地化就是活动公司,真正的本地化是深度的经营基于本地的互联网线上线下市场,深耕细分领域,而不是活动,有可能是O2O,有可能是电商,谁能构建本地化的社交,谁就能掌握本地化最好的资源,目前来看,地方网站尚存一线希望,合作或者被收购!

物联网、VR、金融等等风口都已经很火爆了,基本上已经与本地化绝缘,有可能会有开放平台或者合作的方式,越来越细分之后,地方网站的生存空间和护城河能保护的范围就越来越小。

未来的五年,地方网站会怎样?我觉得用苟延残喘会比较合适:延续现有的方式,继续生存。好一点的网站,会在本地通过新媒体和垂直行业扎稳脚跟,地方网站擅长的本地化社交产品可能会出现,但主动权不一定是地方网站,微博微信都做出了很好的例子,纵观全球,地方网站其实也是一个怪胎,如果因为自己不努力,而被淘汰,这是很好的丛林法则,自然规律。

生死存亡的最后五年,来了。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