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创业维艰
浏览次数:1529 分类:行业资讯
“PO朝霆”去年10月份才刚刚上市,媒体不吝溢美之词赞扬谢霆锋的商业天赋。距离成功仅不到一年时间,为什么就此被迫裁员?
文|王燕青
说实话,“艺人”这个身份标签很难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对谢霆锋这种高颜值的娱二代也是如此。但他这几年一边塑造立体的荧幕形象,一边艰苦创业,抵消娱乐圈遗留给他的浮夸气息。他的这股子拼劲,在人人喊着跨界的娱乐圈,还是很有正能量,也着实让他的身份显得更厚重、更多元。
不过,行走在创业路上,即使是明星,也并不能一帆风顺。9月17日,谢霆锋创立的“PO朝霆”被曝出将于9月结束香港公司,解散过百员工。
原本以为这又是香港媒体捕风捉影。但没想到,此消息得到了谢霆锋经纪人霍汶希的证实,“不是结业,只是缩减香港业务,因各方面经济环境问题,主攻内地市场,希望公司有更健康发展。”
“PO朝霆”去年10月份才刚刚成功借壳汉传媒(0491.HK)上市,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当时,谢霆锋持有上市公司3.5亿股股票,占比18.98%。按照当时0.35港元/股的价格,市值1.225亿港元。媒体不吝溢美之词赞扬谢霆锋的商业天赋。距离成功仅不到一年时间,为什么就此被迫裁员?
“PO朝霆”的主营业务是影视和广告片后期制作,它的生存依赖于香港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但近些年,香港电影市场整体呈萎缩态势,对于“PO朝霆”来说,这应该是比较致命的打击。
据Mtime时光网数据:2014年,香港电影总票房为16.47亿港元,上映310部电影,其中港产片51部,票房不足4亿元,占总票房的24.28%。这样的市场规模可谓惨淡。由此,“PO朝霆”这类后期制作公司必定进入生存困难期。
反观内地电影市场,一派繁荣景象。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内地上映电影61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上映36部,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仅《心花怒放》和《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两部电影的票房加起来,就超过了22亿人民币,也超过了香港电影票房的总收入。
谢霆锋是个聪明的老板,必定能看清这个趋势。从2009年开始,他就在上海和北京布局“PO朝霆”分公司,成为大中华地区首家跨越两地的后期制作公司。2012年又注册了以“朝霆”命名的6家新公司。
霍汶希说谢霆锋将“主攻内地市场”确实是实情。“PO朝霆”裁减香港公司员工,也不能被视作谢霆锋创业失败。这仅仅是正常的业务调整而已。
但资本市场显然没有准备等待谢霆锋发力内地市场。截止今年9月21日,汉传媒股价为0.46港元/股,总市值8.39亿港元。谢霆锋所持有股票市值约为1.41亿港元。相较于今年6月最高1.36港元/股的价格,跌去74%。彼时,按市价计算,谢霆锋身价较借壳上市时飙升了288%。
不过,比谢霆锋更不幸的是今年6月4日参与汉传媒配股发售的投资人。当时,公司通过英皇证券以0.81港元/股的价格向不少于6名投资人配售了3.68亿股股票。截止9月21日,这部分投资人浮亏43%。
谢霆锋并没有参与此次配股。因此,配股发售完成后,他的持股份额由18.98%下降至15.81%。那么,他在上市公司并没有绝对控制权,只是单一大股东而已,话语权也并不是很大。日后一旦碰到厉害的资本玩家,谢霆锋将难以抵抗。
现如今,谢霆锋遭遇了暂时的困难,不过我依然看好他的未来。谢霆锋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优点:学习能力强、能吃苦。这也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基本要点,相信他能据此克服困难。之前,他接受香港科技大学邀请,以亚洲商业领袖的身份开设了个人讲座。看讲座视频,他对商业的理解力是充足的,并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学院派的支持。香港科技大学把“PO朝霆”列入了该院世界十强的MBA案例。谢霆锋是首位被载入全球MBA案例的华人。
除了“PO朝霆”之外,谢霆锋还涉足房地产、商铺、餐饮业、娱乐业、电影及运动品牌等领域的投资,而他的《12道锋味》最近也在内地热播,集聚了大量人气。
创业维艰。对谢霆锋而言,结束也意味着开始。